图片
  •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24年3月5日下午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查看更多】
  • 图片
  • 2023年12月3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和省长许昆林陪同下,来到盐城市参观新四军纪念馆。习近平强调,新四军的历史充分说明,民心向背决定着历史的选择,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要用好这一教材,教...【查看更多】
  • 图片
  •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江苏考察时强调,江苏拥有产业基础坚实、科教资源丰富、营商环境优良、市场规模巨大等优势,有能力也有责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继续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查看更多】
  • 图片
  •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23年3月5日下午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在统一来把握发展、衡量发展、推动发展;必...【查看更多】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到2014年,已查处了83名中管干部。习近平总书记祛疴治乱的决心赢得人民群众交口称赞。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江苏考察,在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一名老党员崔荣海对总书记说,你是腐败分子的克星,全国人民的福星。总书记表示,绝不辜负人民的希望。

人民群众的生活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牵挂。2014年12月在江苏考察时,总书记走进村民洪家勇家,同他们一家围坐在一起,拉家常、谈生产、问民需。

看到锅里炖着土豆烧肉,总书记说“真香”!看到冰箱里冷藏着的菱角等食物,总书记高兴地说,“希望大家日子都过得殷实”。看到院里种着萝卜、白菜、菠菜,习近平还幽默地说“秋天的菠菜就是“秋波吧”。

忧民之忧,乐民之乐。正如总书记曾讲过的:“中国共产党就是人民的党,就是为人民办这些事的,看到人民的生活好起来了,富裕起来了,有钱花了,孩子们受到好的教育,老人们医疗有保障了,我们就高兴了。”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注制造业发展。他指出,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抓实体经济一定要抓好制造业。

2017年12月,党的十九大后习近平首次国内考察来到江苏徐州,首站就是徐工集团。在徐工集团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底盘分厂车间,总书记边走边看,边听边问,沿着220米长的起重机底盘智能生产线从头走到尾。走到装配线末端,总书记还坐进一辆刚下线的全地面起重机驾驶室,饶有兴趣地体验了一回,向技术人员详细询问技术创新细节和操作流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不能走单一发展、脱实向虚的路子。发展实体经济,就一定要把制造业搞好,当前特别要抓好创新驱动,掌握和运用好关键技术。

2017年12月,在徐州市潘安湖街道马庄村,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了村民王秀英的香包制作室。王秀英已经80高龄,她告诉总书记,自己的中药香包很好卖,每年净收入20多万元。习近平总书记连连称赞“真不错”“很精致”,还表示要买一个,给老人“捧捧场”。王秀英说不要钱,送给总书记。总书记还是坚持付了30元。

总书记对村民发展特色产业致富表示肯定和鼓励。他对乡亲们说,发展特色产业、特色经济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要因地制宜抓好谋划和落实。

江苏南通位于长江入海口北翼,素有“江海门户”之称。市区南部的滨江地区江面宽阔、烟波浩渺,有黄泥山等五山临江而立。

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调研时,来到南通市五山地区滨江片区,沿江边步行察看滨江生态环境保护情况。他深有感慨地对在场的干部群众讲起了一段40多年前的经历。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在1978年来过五山地区,对壮阔的长江印象特别深刻。这次我来调研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专门来看看这里的环境整治情况,过去脏乱差的地方已经变成现在公园的绿化带,确实是沧桑巨变啊!”

总书记深情表示,这样的幸福生活是你们亲手建设出来的,是大家一起奋斗出来的。

苏州城东,金鸡湖畔,苏州新地标“东方之门”高耸入云,见证了这座古老历史名城的现代蝶变。

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刚刚抵达苏州,即乘车前往苏州工业园区。车窗外,视野所及,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生动诠释着这座“创新之城,非凡园区”的澎湃活力。

上世纪90年代,一项中国和新加坡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中新苏州工业园区落地苏州。

近30年来,姑苏城外的水田鱼塘发生沧桑巨变,成为一座现代化高科技园区:集聚近250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2家上市企业,累计创造近1.5万亿美元的进出口总值,在商务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评中实现“七连冠”。

三十而立,巨变之中,亦有不变。

工业园区展示中心,一块展板吸引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目光。

展板上印着三张图片:一张是1994年园区成立时的手绘规划图,另外两张分别是2012年和2022年拍摄的园区实景。今昔对比,实景照片同规划图惊人地相似。

“我们在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园区负责同志介绍说。

180吨级新能源电驱动系统,可折叠卷曲柔性屏,硅立方浸没液冷计算机,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展厅里,苏州在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纳米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明星产品”琳琅满目,总书记边走边看。

在一款国产人工心脏——“植入式左心室辅助系统”前,总书记停下脚步,仔细察看运行原理。当听到已有100多位病人用上了这个设备,最早一例患者目前已使用6年多,总书记十分高兴。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寄语江苏要“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如今,苏州工业园区瞄准这个目标,细化了到2025年的行动方案和具体指标。

总书记勉励道:“我国经济要往上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一个经济强国,就要靠科技。我曾讲,要把苏州工业园区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你们承担着这样的历史使命,既重大又光荣。”

位于园区内的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科创板第一家上市企业。精耕于半导体检测设备,这家企业在细分领域赛道上跑出了核心竞争力。

走进企业研发车间、光电实验室,尖端仪器设备旁一张张年轻面孔让习近平总书记十分欣慰:“都很有朝气啊!”

“是什么学校毕业的?”“工作几年了?”“学什么专业的?”总书记亲切询问。

企业负责人介绍,公司员工平均年龄只有32岁。他们还以年轻人为主力成立了一个“珠峰事业部”,加快核心技术攻关,勇攀科学技术高峰。

“你们在这里做的正是攀登高峰的工作,很有意义。年轻人可以施展你们的才华,好啊!”

听到总书记的鼓励,大家报以热烈掌声。

面对朝气蓬勃的企业员工,习近平总书记说:“国家要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你们生逢其时,正是大显身手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历史机遇。将来,你们一定会为自己对民族复兴所作的贡献而自豪!”

7日上午,在听取江苏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习近平总书记谈及此行感受,认为苏州工业园区在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上确实是走在前列:“值得看,看了让我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有了底气。”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寄予厚望,希望江苏在科技创新上率先取得新突破,打造全国重要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使高质量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

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首次阐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命题。

一个多月后,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古城苏州,实地考察古城保护和文化传承并深刻指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座姑苏城,半部江南诗。

从春秋伍子胥建阖闾大城至今,苏州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时间流淌,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记忆得以保存延续。

6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苏州古城东北隅的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考察调研。

展板上,一幅刻制于南宋年间的《平江图》,清晰展示着古苏州的平面轮廓和街巷布局。

总书记走近前,仔细察看。

城门排列、街巷纵横、水道交错,历经岁月沧桑,如今的姑苏古城与《平江图》里的整体布局基本一致。一头是古城最高点,始建于南朝梁时的北寺塔,另一头是苏州工业园区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楼,二者穿越时空、遥相呼应。

沿着石板路,总书记走进古街巷。小桥流水,河街相邻,白墙黛瓦,移步换景,正是典型的江南水城风貌。

在街边一家商铺内,总书记见到了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卢建英。一架绣绷、一副眼镜、一枚钢针、一缕丝线,心静如水地飞针走线之间,一幅“太平鸟”图案栩栩如生。

卢建英深研刺绣技艺30多年。她向总书记展示了自己分别和母亲、女儿合作的两幅作品:“已经传到第四代了,女儿是学绘画设计的,也爱这行,可以结合传统进行创新。”

“这样一个作品,要花费多长时间?”总书记问。

“有的要一年。”卢建英说。

总书记十分感慨:“中华文化的传承力有多强,通过这个苏绣就可以看出来。像这样的功夫,充分体现出中国人的韧性、耐心和定力,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信步走进文创商品店内,向商家询问有哪些热销商品、价格多少、生意如何。

非遗传承人乔兰蓉正在店内制作桃花坞木版年画,见到总书记来了,热情邀请总书记体验一下。将颜料均匀平刷在雕版上,再小心套印在画稿上……一幅苏州地区极具代表性的年画作品《一团和气》跃然纸上。总书记说:“《一团和气》年画寓意很好,我们要推动形成一团和气的社会氛围!”

当地负责同志告诉总书记,苏州除了苏州园林、大运河苏州段两项世界文化遗产,还有七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哪七项?”总书记感兴趣地问。

“昆曲、古琴、宋锦、缂丝、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苏州端午习俗、碧螺春。”

“住在这里很有福气,古色古香,到处都是古迹、到处都是名胜、到处都是文化。‘百步之内,必有芳草’,这句话可以用在这里。”总书记说。

街边小广场上,几棵大樟树下,当地居民和游客们边品茶边欣赏评弹表演。

“上有呀天堂,下呀有苏杭,城里有园林,城外有水乡……”吴侬软语,百转千回,韵味悠长。一曲《苏州好风光》唱完,总书记带头鼓起掌来。

“我慕名而来,昨天看了苏州工业园区,今天又来看了苏州的优秀传统文化。苏州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上做得很好,这里不仅有历史文化的传承,而且有高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要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不仅要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更要在心里传承好。”

80岁的刘韵洁院士头发已经花白,但谈起正在从事的科技事业却饱含激情。他难以忘记8年前同总书记的那次见面: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市考察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听取了刘韵洁院士关于研发工作的汇报。

6日下午,在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的紫金山实验室,再次见到习近平总书记,刘韵洁院士十分激动:“我们以十年磨一剑的坚持,初步攻克了一系列核心技术。”

习近平总书记仔细听取最新情况介绍,对科研团队取得的进展给予充分肯定。

紫金山实验室还集聚了国内较早研究6G的科研团队。

了解到这个团队通过推进关键技术攻关,不仅实现传输速率、系统效率大幅提升,还实现了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高兴。

总书记叮嘱当地负责同志:“要把握机遇、再立新功,一心一意做好这件事。党中央会关注和支持你们。”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企业的主体地位至关重要。

在听取江苏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把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强省之要,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

近年来,南京致力于打造智能电网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已经拥有该类企业达1200家,产业规模占全国市场80%。

6日下午,总书记来到其中一家代表性企业——南瑞集团有限公司考察。

企业展厅里,特高压输电技术,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电网安全稳定装置及控制系统,巨型水电站监控系统及装备……企业负责人介绍核心产品、技术,如数家珍。

这位负责人告诉总书记,世界装机容量第七的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世界装机容量第二的白鹤滩水电站、世界规模最大的河北丰宁抽水蓄能电站,都广泛应用了他们的产品。

总书记勉励企业负责人:“你们企业对国家整个电网系统安全、效率、智能化,发挥了很大作用,要继续办好。”

在企业智能制造生产区,热情的员工们围拢过来,向总书记高声问好。

“大家在这里工作满不满意?”

“满意!”

“都有下一步去努力奋斗的目标吧?”

“有!”

看到大家意气风发、朝气蓬勃,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充满期待:

“我们说大器晚成,大器是什么?就是那些最好的东西、最高精尖的东西,这些东西都不是一下子可以做成的,都要下很大的功夫,甚至要用毕生精力。希望大家立志高远、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往前走,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以‘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成就有价值的人生。”

初冬时节,黄海之滨,暖阳洒在盐阜大地上,苍茫辽阔间彰显着历史的厚重。蔚蓝天空下,坐落于盐城市建军东路上的新四军纪念馆巍然矗立,这是全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新四军历史的综合性纪念馆。

12月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和省长许昆林陪同下,来到盐城市考察新四军纪念馆。总书记强调,新四军的历史充分说明,民心向背决定着历史的选择,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要用好这一教材,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传承发扬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勇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7月又亲临江苏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江苏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时隔4个多月,总书记再次踏上江苏这片热土。总书记的深切关怀、殷殷嘱托,为全省干部群众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铁军忠魂,铸造辉煌,这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

红旗招展,苍松挺拔。阳光照耀下,镶嵌在新四军纪念馆主展馆正门上方的“N4A”臂章图案熠熠生辉。

新四军纪念馆馆长仇金标永远难忘那一刻:12月3日11时许,纪念馆主展馆门前,习近平总书记从车上健步走下,亲切地和他握手致意,“总书记的手宽厚有力,握手的那一刻,我感到很温暖、很幸福、很感动。”

展厅里,一张张照片、一份份史料、一件件文物、一个个模拟实景,完整展现了新四军浴火重生、浴血奋战的光辉历史。习近平总书记不时驻足察看、同大家交流。回忆起全程1个多小时的讲解,仇金标仍然心潮澎湃,“起初还有些紧张,但是看到总书记和蔼可亲的笑容,我很快就放松了下来,越讲越顺。”

步入主展馆序厅,历史的烽烟扑面而来。题为《铁军忠魂》的主题雕塑以多名新四军指战员浴血奋战、勇猛向前的形象为造型,寓意南方8省红军游击健儿高举党的旗帜,依靠人民群众,汇成抗日铁流,挺进大江南北。总书记关切地询问起雕塑的设计创作。

第一展厅的“南方星火”展区,生动还原了南方3年游击战争的场景。从1934年下半年到1937年全国抗日战争爆发,红军主力相继战略转移后留在南方8省15个地区的红军和红军游击队,在党的领导下,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

在一张名为“1938年新四军在皖浙赣边坚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部分同志合影”的老照片前,仇金标向总书记介绍了照片的主人公之一——江天辉和女儿的一场对话。

女儿问父亲:3年游击战,最艰难的是什么?

江天辉只回答了4个字:找不到党。

当仇金标的目光与总书记的目光相对时,他深切感受到,这个故事令总书记动容。当时,仇金标还读起了陈毅所写的《赣南游击词》:“天将晓,队员醒来早……叹缺粮,三月肉不尝……”“没想到总书记紧跟着说出了‘夏吃杨梅冬剥笋’。可以看出,总书记对这段历史非常熟悉,也非常有感情。”

作为新四军光辉历史的保存者、记录者和革命老区盐城的红色文化名片,新四军纪念馆一直没有停止过对这一红色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利用。仇金标告诉记者,37年来,纪念馆通过讲好新四军和盐阜人民“跟党举旗、听党指挥”“顾全大局、报国为民”等故事,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展馆内,弹孔累累的旗帜、锃亮的军号、简陋的步枪、卷刃的大刀、满是补丁的军服……每一件静静陈列着的文物,都是一段光辉历史的见证。

第二展厅的橱窗里,陈列着新四军军长叶挺在狱中写的诗歌、书信等手稿。皖南事变发生后,叶挺在同国民党军谈判时遭到无理扣押,从此开始长达5年2个月的“六面碰壁”的生活。在失去自由、与世隔绝的日子里,叶挺写下气壮山河的诗作《囚歌》,还在郭沫若50岁生日之际给他写了一封信。

这两张泛黄的信纸,总书记注视良久。“总书记一边看一边回顾了叶挺当年被囚的情况,提到叶挺被称作‘六面碰壁居士’,随后又读起叶挺写给郭沫若的信:‘寿比萧伯纳,功追高尔基。’” 仇金标说。

一件旗袍背后,同样藏着一段动人的故事:1941年7月,在盐城建湖北秦庄,反“扫荡”中转移的鲁艺华中分院师生遭到侵华日军包围。王海纹等鲁艺师生宁死不屈,投河殉国。1986年,王海纹的姐姐将海纹烈士穿过的这件旗袍以及镶有她照片的这枚戒指捐赠给新四军纪念馆……仇金标讲得生动,总书记听得细致。

近距离讲解,令仇金标印象最深刻的是,总书记对新四军历史特别了解,是一名“专业观众”。“总书记不仅问得细,还问得特别专业,提出的不少问题我也是头一次了解到,可以说学到很多。”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是对初心的叩问探寻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到地方考察,多次瞻仰对我们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革命圣地、红色旧址、革命历史纪念场所,留下了一串串“红色足迹”。

一次次考察,是对党的苦难辉煌历史的一次次重温,也是对初心使命的一次次思考与追寻。

1941年5月20日,根据中共中央决定,东南局、中原局合并组成中共中央华中局。站在华中局所辖区党委组织序列展板前,仇金标向记者讲述了总书记提到的华中局淮北区党委的群众工作法,“那就是与群众一起苦、与群众一起干,得到群众拥护,推动我们的工作。总书记的话语,揭示了中国共产党赢得民心的奥秘。”

1941年到1943年,是抗战最为艰苦的一段时间。为坚持敌后抗战,度过困难时期,争取最后胜利,新四军各部队响应党的号召,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厉行精兵简政,实行减租减息,发展地方经济,繁荣文教事业,壮大地方武装,增强了同华中人民的血肉联系。

仇金标清晰地记得,纪念馆第五展厅内,总书记在高196厘米、宽61厘米的宋公碑前停下脚步,仔细阅读碑文。

570字的碑文,记录的是修筑“宋公堤”的红色历史,承载的是盐阜大地军民同心的深刻记忆——苏北沿海曾饱受海啸、海潮侵袭之苦。1941年5月至7月,阜宁县抗日民主政府首任县长宋乃德在华中局、新四军的大力支持下,动员两万多名民工,战胜种种困难,修筑了全长90华里的拦海大堤,守护多年遭受海潮侵害的阜东百姓。群众将新海堤与当年范仲淹所修的范公堤相媲美,称其为“宋公堤”,并刻石为碑,永作纪念。

在滨海县新四军研究会会长徐振理的牵线推动下,宋公碑几经转运,最终由新四军纪念馆收藏。总书记对宋公碑的关注,让徐振理倍感自豪。2014年10月18日,徐振理带队来到宋公堤遗址寻找宋公碑,一度苦寻无果,最终在当地老人的带领下才找到石碑。“挖掉泥土和建筑垃圾后,一块方正的石碑显露在大家眼前。”

展厅一面墙上镌刻的“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新四军”的民谣,是军民鱼水情的生动写照。新四军为什么能得到人民的真心热爱和拥护?为什么能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生存、发展、壮大?我们可以从“阻海波于堤外、造平安于黎民”中找到答案,可以从“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新四军”的歌谣中找到答案。因为“新四军个个爱护老百姓”,所以“老百姓人人拥护新四军”。

在鲜红的党旗上,“人民”的底色历经风雨始终光彩如初。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把14亿多中国人民凝聚成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总书记的每次驻足、细看、询问,正是在沧桑历史和字里行间叩问初心之路。”第一时间学习总书记考察新四军纪念馆的重要讲话,副馆长张树忠感触颇深:“就如总书记说的那样,民心向背决定着历史的选择,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持人民至上,就是要从革命传统中寻找智慧、从红色文化中汲取力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这是向史而新的殷殷嘱托

历经革命烽火洗礼,彰显英雄城市本色。仇金标告诉记者,步入纪念馆传承厅,总书记在128处红色烈士镇村图前停下脚步。盐城全市有128处以烈士名字命名的镇村,248处革命遗址,1.8万余名革命烈士长眠在这片大地。先烈们就像一座座丰碑,永远屹立在盐城历史的坐标里,又像一盏盏明灯,始终照亮着盐城人民前进的道路。

江苏广袤大地上,红色资源星罗棋布。江苏充分发挥新四军旧址爱国主义教育功能,持续开展红色寻访、研究研学、主题教育、展览展示、纪念活动等。近3年来,全省新四军主题场馆年均接待游客约600万人次,举办社教活动400余场。

“新四军军部在盐城重建,盐城成为华中抗日斗争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长期的革命斗争留下了丰富的红色资源,为这座城市烙下了独特的红色印记。”盐城市委书记周斌表示,盐城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积极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让红色基因根植市民心中,奋力绘就革命老区美好生活新画卷。

“总书记考察纪念馆,是对我们纪念馆工作和纪念馆人的莫大鼓舞,也是对全国从事新四军历史研究保护和传承工作者的最大激励。”仇金标说,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把总书记对纪念馆的关怀变为前进的动力,讲好新四军的故事、革命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这是我从事新四军历史文化研究40多年来最兴奋、最幸福的时刻!”曾经参与纪念馆筹建的新四军纪念馆副研究员陈宗彪见证了纪念馆的发展变化。1983年纪念馆筹建工作正式启动以来,从馆名到陈设,从文物到图片,倾注了许多人的心血。“对于盐城而言,新四军纪念馆是一个特别的城市符号,是众多新四军老兵和盐城人的情感共鸣。”

“建湖县至今保存着华中鲁艺烈士陵园、新四军苏中印刷所等红色旧址50余处。”建湖县委书记祁从峰说,建湖不断探索红色文化现代表达的艺术路径,以华中鲁艺历史发展为背景,以丘东平、许晴、王海纹等鲁艺师生的真人真事为原型,先后创作了杂技报告剧《芦苇青青菜花黄》、现代淮剧《芦荻知秋》等一批重点文艺作品。下一步,建湖将依托淮剧、杂技这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创作打磨更多有深度有温度的红色题材文艺作品。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红色基因根植城市血脉,近年来,盐城加快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翻天覆地的变化。

总书记的到来,饱含着对革命老区人民的深情厚谊、深切关怀。亭湖区委书记盛艳说,亭湖区是传承红色基因、充满红色记忆的地方,全区上下倍感振奋。“我们将把总书记的关心厚爱转化为抓发展、攀新高的强劲动力,充分发挥长三角中心区城市优势,深度融入区域发展一体化,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协同,把亭湖建设成长三角产业协同发展示范区、科创成果转化基地、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和生态旅游康养基地。”

新四军纪念馆内有幅麋鹿图,广袤的黄海湿地上,成群的麋鹿奔跑嬉戏,蔚为壮观。仇金标记得,总书记听完介绍后,点赞这里是“麋鹿的天堂”。眼下,盐城正深入谋划充分发挥“天蓝地绿基因红”独特优势,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放大世遗效应、勇当“碳路先锋”,充分彰显“国际湿地、沿海绿城”的生态魅力、发展活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作出更大贡献!

收起